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

象山書院講座:從玉衡宮之演變談文武二聖之崇拜  講師:黃鼎松

1
象山書院講座  講師:黃鼎松 102.10.26
從玉衡宮之演變談文武二聖之崇拜
壹、玉衡宮史略
一、坐落頭屋鄉象山村,始創於明治34 年(1901),原址在今象山孔廟
現址,原稱大洞堂。
二、初創時由鄉紳湯阿統、彭華真等多人發起,至新竹飛鳳山代勸堂三
恩主分香刈火到此結蘆朝拜,並開堂濟世,庇佑地方。
三、創設後,開辦學堂,時稱「漢學院」。招收地方子弟,施以漢學教
育,一以弘揚地方文教,一以延續漢學薪火。約在民國70 年代後,
始稱「象山漢學書院」。
四、大洞堂於民國41 年(1952),鳩工興建竣工,以至聖先師為主神,
同祀三恩主,改稱「孔子廟」。
五、日治末期,日人實施「皇民化」政策,抑道揚佛,大洞堂為免受波
及,以「觀音宮」為廟名,向日人政府登錄,一直到民國63 年(1974)
始以「玉衡宮」為名登記。
六、民國60 年地方信眾在原殿宇後方籌資興建通明大殿,於民國64 年
落成,奉祀玉皇、三恩主、觀音、老子等神祇,稱「玉衡宮」。至
聖先師則留祀原殿內,以維儒、道二門獨立奉祀,兩宮殿事務,均
由玉衡宮管理委員會統籌辦理。
七、玉衡宮管理委員會,近年對孔子廟殿之改建及象山書院之經營,不
遺餘力,深獲客委會支持與肯定。象山書院為「全國書院聯誼會」
成員之一,因辦理成效著卓,於民國100 年獲省府頒獎鼓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