毘盧寺
毘盧寺建太平山 四面幽林不一般
唯有佛門清淨地 晨昏鐘鼓醒人間
一、作者簡介:胡東海先生 字納流。籍貫:苗栗縣頭屋鄉。西元1911年生。
日治時期,父為延續傳統漢學教育,送子到私塾學漢文,前後在英才書院及
象山書院求學,幸有微成所學,詩禮傳家實感欣慰。
二、注釋:
1、題解 : 毘盧寺是佛門清淨地。
2、詩韻 : 十五刪。
3、太平山 : 指山名稱。
4、清淨地 : 修行者清修的地方。
5、醒人間 : 喚起人的心靈善念。
三、語釋:
毘盧寺建築於太平山,四週圍樹林綠蔭清幽,景色很特別。是佛門修行者
清修的地方。早晚鳴鐘暮鼓,喚起人的心靈善念。
四、探源:
1、毘盧寺是后里最早的佛門淨地。其建築方式,
以西洋式建築物所建佛寺,也是古蹟。
2、是一處四週圍林木綠蔭清幽休閒的好地方。
3、開放讓民眾自由踏青,享受森林浴,呼吸優氧新鮮空氣。
五、詩的認識學作文:
1、一首詩、先要把詩題重點鉤勒出來【稱做詩眼】。內涵如能引經究點以
長、寬、高、低時空背景文字修飾。一再詳細推敲去蕪存青,分起、承、
轉、合四句,寫出一首接近完美的詩句。
2、本詩敘述毘盧寺是佛門淨地,早晚鐘鼓聲喚醒人的心靈善念。妙在詩句
把景色嵐光暗藏在【承】句。突顯毘盧寺是一處休閒清幽的好地方,也是修行者
清修的好地方。
3、字眼:【醒】字,是喚醒人心靈中的善念。
樟樹公
千年樟樹月眉山 獨立擎天主席頒
幾歷春秋枝葉茂 澤民遊樂渡休閒
一、作者簡介 : 胡東海先生 字納流。籍貫:苗栗縣頭屋鄉。西元1911年生。
日治時期,父為延續傳統漢學教育,送子到私塾學漢文,前後在英才書院
及象山書院求學,幸有微成所學,詩禮傳家實感欣慰。
二、注釋 :
1、題解 : 本詩敘述這棵老樟樹,樹齡已超越千年之久,至今仍是枝葉茂盛。
2、詩韻 : 十五刪。
3、擎天 : 指高聳健壯。
4、主席 : 指當年的李登輝任台灣省主席。
5、春秋 : 指世紀年代。
6、澤民 : 指澤民樹,意謂能福蔭民眾。
三、語釋 :
月眉山上有一顆獨立生長千年以上老樟樹。已經歷好幾世紀年代的日子,受當時
台灣省主席頒譽這顆樹為【澤民樹】。至今仍枝葉茂盛,樹蔭下民眾同歡遊樂。
四、探源 :
1、【樟樹公】俗稱澤民樹。
2、是生長在台中縣后里鄉月眉山,屬西部平原地能生長一顆樹齡超越千年以上
的老樟樹。狀若蟠龍,樹冠高大,四季常青,幽雅清爽,在台灣堪稱第一名。至今
仍是枝葉茂盛健壯,而受當時台灣省主席李登輝譽頒這棵老樟樹為【澤民樹】。
樹蔭下能讓老少民眾同歡休閒,是一處好地方,並值得大家一起來目見這顆世上
少有的唯一最大老樟樹。而且是受政府列管保護的樹木。
五、詩的認識學作文 :
1、一首詩、先要把詩題重點鉤勒出來【稱做詩眼】。內涵如能引經究點以
長、寬、高、低時空背景文字修飾。一再詳細推敲去蕪存青,分起、承、
轉、合四句,寫出一首接近完美的詩句。
2、本詩敘述獨立一顆老樟樹枝葉茂盛健壯,超越千年以上樹齡,受當時長官譽頒
為【澤民樹】的事蹟,以簡單明白的字眼闡述。
3、字眼:【茂】字。把枝葉茂盛健壯,點出老樟樹齡超越千年以上,
用字句推敲老樟樹的事蹟。
胡東海先生公子胡漢樑先生提供